在剛剛揭曉的“2022年度中國醫院/中國醫學院??萍剂恐担⊿TEM)”排行榜上,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又交出了一張漂亮的“成績單”。
根據排行榜,廈門眼科中心榮登2022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眼科學)第21位,五年總科技量值第17位,學科排名穩居國家首要方陣,也是繼連續九次位列福建眼??瓢袷缀笤俅涡l冕。這一日益精進的成績展現了廈門眼科中心近年來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卓越的科研創新能力。
STEM榜單
中國醫院/中國醫學院??萍剂恐凳蔷哂兄袊厣尼t院和醫學院??萍荚u價體系,參考了國際權威的QS大學排名、Times高教排名等計算方法,注重客觀評價,是業界衡量醫療機構科技發展水平的標尺,是對中國醫學科研創新能力的最高水平評價。
2022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評價對象覆蓋全國1,644家三級醫院,其中三級甲等醫院1,221家。2022年度科技量值與2018-2022五年總科技量值相結合,體現評價的時效性和連續性,共同導引和促進科技創新發展。
科研賦能臨床
醫學的進步是螺旋上升的過程,它的推動力就來自于科研。而從科研開始,最終也仍需落足臨床價值,賦能臨床生產力。
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當前很多慢性病的早期篩查可以通過視網膜來進行檢測,比如高血壓、糖尿病,還有與眼部直接相關的青光眼、白內障、糖尿病
視網膜病變等?;诖?,廈門眼科中心在業內率先建立眼科病例數據庫,開展人工智能在眼病預防、篩查、診斷等應用,切實將智能診療的價值最大化。
多年來,廈門眼科中心總院長黎曉新教授積極推動廈門社區糖尿病眼病篩查工作的開展,并牽頭啟動“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篩查多模態影像人工智能互聯網醫院平臺建設”項目,為臨床工作的開展提供了精準的依據,進一步推動大健康管理關口前移,提升了眼科醫療服務的覆蓋面。此外,近年來醫院不斷斥巨資引進如福建首臺“真·血流”掃頻OCTA、眼力健“Catalys白力士”眼科飛秒激光治療機等各類先進醫療設備,讓診療實力不斷邁上新臺階,幫助眼疾患者點亮美好生活。
廈門眼科中心始終鼓勵醫者在臨床工作中尋找科研的機會,用科研成果反饋指導臨床技術的改進,只有這樣的正向循環才能夠真正讓臨床技術向著更優的方向發展,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厚積人才實力
外部人才引進和內部人才培養始終是廈門眼科中心人才梯隊建設的兩大重要途徑。當前,廈門眼科中心已會聚黎曉新、趙堪興、葛堅、劉祖國等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眼科界專家,形成了一支實力雄厚、素質優良、梯次合理的人才隊伍。而今年六月朱思泉教授的加盟,為廈門眼科中心提升學科影響力增添了新動力。
如果說外部人才引進是一種輸血的方式,可以快速引入國內外先進的理念與技術,那么內部人才培養則是醫院自身的造血功能,能夠挖掘醫院發展的潛在力量。高水平人才隊伍是科研工作的主力軍?;诖?,廈門眼科中心始終以制度為抓手,完善人才隊伍建設,深入推進人才機制改革,對人才實行全方位服務、全流程管理,大力營造創新綜合效應,為醫院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人才支撐。
大平臺領航發展
除人才培養外,在醫院層面為了鼓勵和支持科研創新,廈門眼科中心投入了大量資源,構建起貫穿基礎研究、臨床研究、轉化應用全過程的醫學科研創新鏈、轉化鏈和服務鏈,并前瞻性地在鏈條的各個環節都布局了科技創新平臺。
目前,廈門眼科中心已獲批廈門眼表與角膜疾病重點實驗室、廈門市眼部疾病重點實驗室,開展一系列基礎醫學和臨床應用研究,并成為2022年度廈門市眼部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持及參與19項國際項目,其中6項為NIH資助項目,擁有“863計劃”、“973計劃”、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博士后科學基金及省市課題近200項,形成了屬于廈門眼科中心自己的科研體系與科研文化。
科學研究不是一蹴而就,高質量科技成果依賴于時間積淀。以科研促進臨床發展,是廈門眼科中踐行“以病人為中心”這一使命的內在要求。在這個過程中,廈門眼科中心始終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人民健康。多年來在醫、教、研等方面不斷取得的新突破,讓廈門眼科中心早已成為廈門市醫學科研不可小覷的新生力量。
放眼未來,廈門眼科中心依然會繼續加強對醫學研究的關注,重視研究的質量和人才的培養,不斷加大對科研誠信的倡導力度,營造良好的創新生態,推動我國醫學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